我2019年申请到了HKBU的硕士,来聊聊我对这个学校的感受吧。 学校很小,但是环境很不错,很漂亮。因为我读的是社科院,所以照片都是校内照的,其他学院我不了解。 校园分为旧校区(图片中)和新校区,我校社科院、文学院等在旧校区,工学院在新校区。由于本人不是工科背景,所以对于新教学楼的感受不是很深。

我2019年申请到了HKBU的硕士,来聊聊我对这个学校的感受吧。 学校很小,但是环境很不错,很漂亮。因为我读的是社科院,所以照片都是校内照的,其他学院我不了解。 校园分为旧校区(图片中)和新校区,我校社科院、文学院等在旧校区,工学院在新校区。由于本人不是工科背景,所以对于新教学楼的感受不是很深。
在加拿大居住过两年,在香港生活过8年 谈谈我的看法1.经济压力2.教育资源3.住房成本4.社会环境5.语言能力 先谈经济压力 同样是一线城市,同样是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的房价、物价水平跟北京上海比起来相对“温和”一些;跟广州深圳比也差不多。
在官网注册账号,然后点击“发送成绩” (注意:一定要用学生本人的邮箱注册) 选择邮寄或自取(建议自取) 邮寄的话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109号中航城中央广场写字楼22楼2205室 (周一到周五早上8.30-下午4.30)自取的话带上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和成绩单原件(复印件)到以下地点取1、
你好,港大商学院共有七个学系: 会计系、经济及商业决策系、金融系、管理系、市场系、统计及运筹系和全球商业与决策系。 每个学系下面又有很多专业。
先简单介绍个人情况,19届理科生,高考毕业之后去了日本语言学校,在日期间参加了两次EJU(一次文科一次理科),成绩均不理想,17年12月来到香港,报名了明年四月的EJU考试。
作为2021年拿到港校offer的准留学生,我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一些建议! 首先,如果你打算申请香港高校,那么一定要在大三的时候就准备起来!
四月的香港温差还是蛮大的,有“一天四季”的说法。 白天暖和的时候,短袖短裤随便穿,晚上和早晚天气凉的时候,长袖套装也要准备一两套。 偶尔会有阴雨天气,雨伞也是必备品哦! 建议带上薄羽绒服或者呢大衣,既不会太重又不占地方。(我们这次去就在机场买了两件羽绒服,特别划算!
你好同学,港校允许转专业的,但是限制也很多,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同一学院内的转专业,比如你本科学的是商务管理,想申请港校的硕士读金融,这个算是同学院内转专业;跨学院的转专业,比如你本科是学商务管理的,想申请港校的硕士读语言学,这个就属于跨学院转专业了;以及跨学科的转专业,比如你是学工商管理的,
楼主好,本人17年同时申请到港中深 和 香港理工 的offer(一个工商 一个会计) 理工大一大二大三的本科同学一起申请了 他们拿到的是3万5的奖学金(4年) 但是我因为在大三下签了工作 所以只拿到了2万8的奖学金(4年) 还可以申请额外的9
本人在港理工读研,以亲身经历来解答这个问题。 因为港中文是内地学生申请最多的香港高校之一(毕竟中文大学),所以作为校友来回答一下这个语言包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我建议大家使用简体拼音输入法来打字。
我是21FALL的MFE学生,我申请的时候,MFE在HKUST是算比较火的专业的,因为本科有学过一些FE的基础课程,所以申请起来并不困难。我拿到了NUS和HKUST的offer,最后选择了HKUST是因为学费更便宜(新币对人民币汇率较低)以及可以在本科学到更多知识。
本人,牙齿前突(地包天)+深覆盖,在港大附做了正畸。 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港大附做过正畸。 在港大附做矫正最大的感觉就是快!因为我是地包天的缘故,下牙需要拔掉4颗。在港大附是分两次拔牙的,第一次拔了2颗,第2次拔了另外2颗。
可以的,但是有一定条件限制, 首先你在港居留时间要达到一定标准,一般建议是拿到公民身份(非永居)满7年后才去申请签证,这样你过去后就能以劳工身份合法工作9个月;如果在港未满7年而申请签证的话,最多能在英居住3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浦路斯共和国引渡条约》,双方相互给予对方公民在对方领域内居留权并实行出入境便利政策。 对于在香港定居的塞浦路斯公民而言,其可以凭港府颁发的身份证明文件自由进出大陆;而对于在塞浦路斯定居的中国人来说,也可以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在塞浦路斯的居留身份证明自由进出香港。
我是207届,当时也是高考后申请,拿到了两个offer一个在纽卡斯尔 一个就在浸会 当时感觉纽卡斯尔综合排名高一点 但浸会的商学院是很强的 所以最后选了浸会 今天刚好是毕业五年纪念日 来答一下这个题 在英国读的本科 个人感觉比国内大学同学更上
CUHK-shenshen 2017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当时招生计划是60人(实际录取83人)。 这年文科理科各取前300名报名的学生,组织面试,最后录了83个学生,具体分数和排名情况我也不知道。 2018年是250个文科名额,250个理科名额,也是先报再考,按成绩从高往低录,录满为止。
1,香港没有移民监 2,申请永久居民身份证的条件是连续7年以居民身份在港居住(以身份证和入境记录的时长算)且符合以下条件:申请人必须年满18岁; 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内在香港无犯罪记录; 无外国人绿卡或国籍; (新规定)通过人才计划赴港的申请人要满足“一般就业条件”,
我当年申请的时候,是不需要的!我当年申请的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本科,不需要SAT、ACT等标化成绩(虽然我当时有雅思7分的成绩,但是港校是承认托福成绩的,所以当时我也咨询过托福95+的申请结果);只需要提供高中成绩单和会考成绩即可。当然申请港校需要学生具有优秀的GPA,这是前提条件。
我今年入学,是香港大学的第二中文授课硕士,专业是全球可持续发展。 港大没有具体的专业课设置,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包括政治和哲学(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的议题)两门核心课程以及中国政治和国际关系(关于香港及国际事务)的宏观课题。
没有“双国籍”一说,只有双重户口,而且只要报失重办一个即可注销另一个,不会导致双重户口的。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大陆居民在港定居并选择加入香港籍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原籍地户口本注销其户籍,而新获得的香港身份证是没有身份证号码的,因此会存在双重户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