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垃圾分类多少年了?
1995年,新加坡颁布了《垃圾法》,并制定了详细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方案 。目前,新加坡已经实现了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全覆盖 ,居民必须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违者将被罚款。
2013年开始,新加坡政府把垃圾分类回收计划扩大到超市、餐厅等其他场所,要求所有公共机构和企业实行垃圾分类,否则将面临高达1万元的处罚。 新加坡的垃圾分类具体分为6类:可回收垃圾(Recyclable)、不可回收垃圾(Non-recyclable)、危险类垃圾(Hazardous Waste)、家庭废物(Household Waste)、一次性用品(Single Use)及电子垃圾(E-waste)等,分别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并在每家每户都贴有相关的标志 。
其中,可回收的垃圾包括报纸、杂志、空瓶子等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不可回收的垃圾包括食物残渣、塑料膜等难以回收利用或者需要特殊处理的废弃物。还有一类需要专门处理的危险类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旧灯管、过期药品以及放射性物品等具有毒性、腐蚀性或放射性的废弃物。
与国内“干湿分开”的分类方式不同,新加坡是把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危险/非危险两个维度来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垃圾要分两步走,先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再进行危险/非危险的判断。
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在新加坡还倡导“厕所革命”,要求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多吃蔬菜少摄入脂肪,提高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