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了! 在上博商之前,我在国内也参加过很多管理的学习(注:不是普通的MBA), 如清华、人大、复旦和上海交大等等;这些学校我都去过,他们也都有给我发录取通知书,不过最后都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没有去成,我也因此错过了拿他们的学位。
我9月份刚刚从悉尼毕业,把一切能带的都带上,不能带的就扔了 。 先说结论:能少带就少带,有多少带多少,实在要寄快递的话,选FedEx和DHL,不要选邮政EMS。
首先,你需要一个有日本收货地址的代购网店。你可以自己注册一个日本小站来作为代发货源地。这样方便买家直接咨询和下单购买产品。如果你不会搞网站的话可以找别人帮你搞,我认识很多做海淘的卖家都是自己注册了shopee和亚马逊来做海外仓和物流服务。
今年新卡斯尔大学一共录取了50多人的样子,我们工作室做了50多个申请。其中双非40几个,985 211各5个的样子。 纽卡本身是个很强势的英国老牌名校。然而近年来排名一直下滑。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被投行给弄成了水校(因为纽卡是给投行输送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
1. 申请材料清单(10-15所目标院校为基准)2. 申请文书(PS,ESSAY,推荐信三篇)3. 标准化考试成绩(托福,雅思,SAT/ACT,GPA)4. 学校成绩单(高中,初中,
人们常说,哈佛大学是美国的大学龙头老大,而美国的常春藤学院也是全世界瞩目的尖子学校。那么,盖茨堡学院是常春藤吗?不少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听过耶鲁,听过哈佛,就是没见过听过盖茨堡呢?就连许多中国学生们也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解疑说惑。
是的,香港的大学录取的学生中,内地生大多数都是211以上,雅思7分以上的。除了那些申请到奖学金的同学之外,其他学生家里非富即贵,不是家里有矿就是家里有房,普通的工薪阶层的孩子很难在香港大学这样的名校里立足,毕竟一个学校几十万个学生,能考进前一百名的学生家庭大部分还是很有钱的。
能,但很麻烦。 先说一下在新西兰可以用人民币的场景:1.小面值的人民币在新西兰的超市等地方是可以用的(虽然有时候收的很随意)。2.中行的外汇兑换业务可以换少量人民币(具体数量请咨询当地中国银行),但是手续费较贵而且不划算。3.网上购物平台可以购买部分用品(如电器、家具等等)用人民币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