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有语音学专业吗?
在国外大多数大学都有语音学专业(或叫做言语传递心理学,或声学语言学),研究语音、音系以及它们和意识、思维的关系、神经生理机制;研究不同的言语集团(人类的或动物的)的语音系统,不同的交际工具(象书面文字、手势语、手势系统)和符号系统(图像符号、计算机符号)的语音成分。
在国外,一般把语音学划分为三个分支:
1.经验语音学(或称作普通语音学)把语音看作是描述的对象,致力于描述语言中语音系统的各个方面:发音方法(口形、气流、声带振动、舌位等)、音质(清浊、高低、粗细、尖块、松紧、开合等)、节奏、韵律、声调、音色(包括共鸣、清浊、尖锐、纯朴、饱满、羞涩等)以及它们在表达意思方面的规律性等。研究它的方法和语言类型学的其他分支一样,主要采用人类语言材料分析的方法,同时也兼用一些实验的方法(研究舌位、口腔共鸣、喉头运动等)。
2.实验语音学以语言为对象,结合应用心理学、生理-神经病学、宇宙航行及工程技术等,研究语言中的语音是如何从心理上被感知,又是如何从生理上被发出的。它不仅研究正常人的语言,也研究病人的语言(像失语症、强舌症、失读症、构音不清等)。它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正常人或病人之间的比较实验(如正常人与失语症者)、被测人的自我对比(如测定自己治疗前后的发音情况)、心理物理实验(如测定感觉阈限、差别阈限、再认速度、正确率等等)。与此同时,还采用一些新的技术,如语音分句、定量语音分析(计算某一音标出现频率)、音素及音节建模、话语分析(对连续的声音材料作实时分析,指出其中意义单位的边界、句法成分等等)、说话人识别(从一系列的话中,分析出谁说的话)等。
3.理论语音学或叫一般声学语音学(GeneralPhonetics),是一门关于一般语音音素在物理性质和社会属性方面的科学。它研究语音的流势分布(包括声道阻力、共鸣和气流运动等语音过程的动力学性质)、声学特性(包括发音原理、振动模式、声音的共振性质、声音的频率和强度性质、音色的形成和变化等等)、听的感觉特性(感知正确率、掩蔽、消隐、双耳分句、立体感、听的感觉定位(声音的来源和方向)等等)、听觉神经生理机制、语音可懂性(句子或话语的理解正确率)和流利性、影响可懂性的因素、言语机器(包括语音合成、自动分句与机械翻译等等)。
国内有语音学吗
近年来,中国的语言学界对普通语音学(经验语音学)、试验语音学、理论语音学越来越高度重视。中国的老一辈语言学家萧树滋、王玉凤、李荣、周克纯、张振兴、马慧建等,都已将试验语音学方面的著作列入自己的研究论文集。中国有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在研究工作中也注意应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像胡裕树、阎忠,袁仁瑞、徐千秋、陈章陆、谢留文、詹锳、魏维忠、张洪余、张洪明、丁声树、陆俭明、孙善奎、杨荣祥、胡振翼、廖江华、李行健、孙革、李长春、高健、王筠、王铁荣、岳占非、张宇、夏纪罗、孙清兰等等。
中国语言学界非常紧迫的问题是进行语言普查,保存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对此,各语言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都急需大量语言人才。具备语音学分析能力的语言专家更是凤毛麟角。中国的语言研究条件(包括语言材料、设备、方法等等),为语音学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语音学研究实力薄弱,没有综合性的研究室,更没有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国家应拨出经费,建立综合性的语音实验室;建立专门的语音研究所;为语言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先进的实验手段和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
国外有许多著名的语音学家,像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的美国华裔语音学家杨辅荣教授及他领导的剑桥语音分析实验室。他们研究的语言单位和范围很宽,包括音位学、音系学、语音产生机制、韵律、声音的性质、音素分析、儿童发音机制、聋人的发音、亚洲人的发音、语言复趣症的病理语音学等等。另外,在伦敦大学工作的美国人类语音学家詹姆士·丘奇曼教授和剑桥大学人类语音学家赫·凯夫教授等研究的语言单位是“音段”。他们共同研制的“音段分析系统”,对普通语音学、实验语音学提供了多闻的工具。美国的实验语音学家D·布莱克斯特朗研制的“语图仪”,可以直接对语音材料进行分析。德国的实验语音学家E·马斯赫等人提出的“时间位置算子”等方法,为语音的分析和模拟提供了新的手段。前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M·D·梅耶教授和A·P·萨依缅科等建立了计算有机体语音生成过程的数学模型。这些先进的实验和理论方法,值得我国语言工作者借鉴。
国内,在普通语音学、实验语音学、理论语音学领域,还没有一支庞大的专业试验队伍和研究机构。国家语委应尽快组织一些综合性研究计划,在全国组织起一个规模空前、分工明确的科研机构网络;有计划地培训语言特别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各方面人才;制订一些长期和短期内可以见效的语言规划和社会语言政策,以便尽早改变我国语言工作的紧迫局面,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