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哪个区的学校好?

双欢璟双欢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在多伦多居住了近50年,并且把3个子女送到公校、私立学校各送了一届的人,对这个问题有点发言权。 多伦多公校系统里的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资源特别丰富的学校(一般称为“特供学校”),这类学校的名单教育局网站可以查到;第二类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学校,第三类是资源相对比较少的学校。 一般来讲,住在“特供学校”附近的学生,如果不出意外,会被分配到“特供学校”。住在这几类的学校附近的居民,孩子入学的竞争压力都很大。 除了这几类学校外,其他学校都属于“普通学校”。所谓“普通学校”是指这些学校里没有专门为“国际生”设立的招生名额。也就是说,如果在“普通学校”里没抢到位置,那只能排队等“特供学校”的位置——但“特供学校”的数量是有上限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等待的时间可能很长。 我把认识的人按居住地划分,统计了各个区域公校系统的学校类别,以及“特供学校”的具体情况,做了如下表格。这个数据统计自2018年秋季。

可以看出,大多数华人聚集的区域,学校的类别属于第二类和第三类,即教育资源相对较少的地方。这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新移民占比较大,导致学生人数较多,学校需要扩建。而人口基数小,新移民占比少的城市和地区,如North York 和Scarborough,则大多是第一类学校和第二类学校。

根据我这么多年观察的经历来看,不同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以我一个朋友为例,她两个儿子分别是4岁和6岁,为了申请到公立学校,她们全家从国内赶来,就为了拿到那个传说中的录取通知书,因为那所学校当年只招收20个学生,却收到了近200份申请。最终,她的儿子被分到一所第二类学校。

她儿子入校时,学校只有8幢建筑,到了第5幢,就要走楼梯了。教学楼里也没有空调,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钻心。教学用的电脑是非常老旧的Dell台式机,速度非常慢,很多数据都要手动输入,做作业和做实验也非常不方便。更尴尬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老师不会讲英文,学生也不懂得英文,所以课堂内容基本都是以法语或西班牙语进行授课。

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孩子的英语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和其他同学相比,仍然感觉自己和他们有着明显不同的文化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定位的不同带来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强。 因为学习环境不好,孩子的自信心总会受到打击,这种感觉会深深刻在脑海里,成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