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薄扶林是哪个区?
薄扶林属香港九龙半岛,位于港岛西北端,与港岛的湾仔、铜锣湾及深水埗相邻。 薄扶林地名来自附近一条小溪——薄扶林溪(现称“播拂林池”),因溪流沿岸多灌木丛和湿地,故有“簿附林”“不罚林”“波佛林”等别称。在港英时期,该地属深水埗区管辖;1990年代之后,划归九龙城区管辖至今。
关于薄扶林的得名,当地有一传说。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俘虏了崇祯的公主,并带兵经过薄扶林时,公主见田野一片荒凉,便向刘宗敏建议,不如把这里的土地分给百姓耕种。
刘宗敏觉得有理,遂将薄扶林的土地分给了附近的渔民和手工业者,鼓励他们垦殖。由于这些新垦田的土地质量不好,收成不佳,每年需交的赋税不多,故当地官府也不怎么过问。后来,为了表彰公主的功绩,清廷封她为“一宫娘娘”,将薄扶林纳入其辖下,称为“一宫娘娘埠”。
薄扶林(WOLVERLEY),是香港岛的一个地方名称,范围包括香港大学、香港南丫岛船坞湾。1841年香港岛割让后,薄扶林成为早期欧洲移民聚居地。1842年5月,第一艘专为香港开往欧洲的运邮船在香港薄扶林上水石下启航。香港地图显示薄扶林的中心位置为薄扶林道、香港仔山道、薄扶林道、海辉道及南里士多道附近一带地方及围绕之山坡,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南区。此地亦有薄扶林村、香港法国学校和圣士提反书院。
香港薄扶林的命名来源于19世纪初期一位曾在当地定居的军官约翰·沃尔弗利准将(John Wolverley),而沃尔弗利亦是薄扶林早期拓殖者、香港薄扶林村原居民的祖先。现今薄扶林内的道路名称,亦包括有“薄”,以及“海辉道”等。因为早期薄扶林多为英军定居所,故薄扶林亦有“英兵屯”的外号。薄扶林村亦是新界原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亦有少数原居民在香港岛其他地方居住,例如:土瓜湾、石水塘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