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需要套瓷吗?

叶珍希叶珍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感觉,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申请欧美学校,相对于本科阶段而言更加需要“套磁”。 原因一:中国学生本科生阶段在国内大学接受教育,即使留学也是去亚洲或者美国中部地区,因此接触到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没有海外名校背景(当然这种情况也取决于你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而海外的很多优秀教授确实是有名的“刁”,他们往往会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并且非常坚持,这种坚持有时候甚至会让本学科以外的学者感到难以理解。比如,我当年念书时,有几位特别有名的教授,他们的讲课经常会引起学生的吐槽。但是若干年以后重新回顾这些课程,你会感激他们的“刁钻”,因为他们让你看到了不同学者的思维方式和学术体系之间的差异。所以,跟这样的教授沟通并得到他对你未来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这种机会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尤其对中国学生来说。因为海外的研究型硕士/博士一般是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和培养负主要责任。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和老师之前没有任何交集,而且没有提前套磁的话,在申请PhD的时候很可能就错过了。

原因二:中国学生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和西方学生不一样。以本人经历的本科教学为例,专业课的期末考试往往只有笔试而没有面试,考察的主要是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而西方的大学往往是学分制度,专业课的期末考试通常包括实验或者项目设计,这中间涉及到大量与导师的沟通。这种不同的学习模式导致中国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和西方的学生有了差别。另外,国内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研究方法的课程,而这种技能是在PhD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和训练的。如果在申请PhD的时候能够展示出你具有基本的科研能力(如做过相关领域的实验或对具体的研究方案有所设想等)、并且具备相应的英语水平,那自然是事半功倍。否则,就要靠后期的努力来补上了。

闻天博闻天博优质答主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如果有可能并且自己的条件也允许,那么提前进行套瓷还是有必要的。毕竟国外的教授比国内的导师更看重学生对于研究课题的具体想法,他们选择学生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有自己思想的学生,而不是只会执行导师的“命令者”,通过套瓷能够与导师进一步加深了解。

但是套瓷之前也要注意,一定要找准和自己研究方向匹配的合适的教授,并且提前要对该教授有足够的了解,在邮件中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以及研究目的。

如果自身条件比较欠缺,想要通过套瓷来弥补一些,最好是在大三的下学期甚至大四的上学期就和教授联系上,这样有充足的时间和教授了解,也有多次被拒绝的机会,这样大四下学期或者研一学期就能去联系下一位教授,给自己留有充裕的时间。同时,自身条件欠缺的同学,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大牛教授,毕竟差距很大,这些导师一般也不会太在意你,以免造成时间浪费。

当然,如果你是决定出国读研单纯增加经验的,并且本身自身条件也不突出,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套瓷了,这样只会耽误自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