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科和清华怎么选?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近代史上能称之为“状元”的,只有三人——刘春霖(清德宗光绪皇帝钦点)、朱汝珍(清穆宗同治皇帝钦点)和唐炯(清末举人、进士,咸丰、光绪两朝翰林院编修),其中后两者还是武状元;而民国以后更是再也没有出现过由中央政府钦点的状元了(1950年的吴其昱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省状元,但各省的榜眼、探花却有很多)。 而据我所知,在清末民初,英国留学生中的确有大量人是按照中国传统方式参加科举考试的——他们先在国内应考中秀才、举人,然后再赴欧美留学,一般先读大学再考硕士,最后获得博士学位; 这些留英学子回国后大多在政府或学校任职,成为民国时期社会精英的一部分,比如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就是留洋归来的新式人才(早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后进京师大学堂);又如张允和(胡适之夫人)的家族就是典型的江南书香门第,她本人是民国时期的才女,早年就是南京中央大学的校花,后来又随丈夫到美国学习,回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最后成为了著名的文史学家。 因此题主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状元’,指的就是这种通过科举考试而取得精英地位的人;这种人不管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都算是旧时代的人才。”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建立新的选拔人才体制,重点培养理工科的留学生,而在这一体系内,传统的文科人才反而处于弱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即便是你说的那些优秀的文科博士毕业生(比如我的导师梁钊韬先生,他是我国著名外交家黄华的外甥,当年以广东高考英语单科高分考进清华,研究生毕业后又公派赴欧留学,获巴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不久即遇文革所以没有正式担任过重要外交职务,但他在西语系任教期间编写的两本法语教材迄今仍为经典)也很难进入国家层面进行工作。
当然,进入体制内工作只是“传统意义上‘状元’”的一个侧面含义而已,这种人在中国社会还有另外几层含义,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化水平最高的阶层、最有可能担任社会领导职位的人群等,而正是由于以上各种意义上的“状元”往往在社会层面上是重合的,所以很多人常把上述各个方面的“状元”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