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校有什么课程?
我2012年曾在香港一所小学任校长,以下纯属个人经验,供参考 作为一国两制的试验田,香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方面走的相当远,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不用交学费(除极少数私立学校)。而且由于历史上英皇政府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导致当地华人普遍英语较好(比大陆好很多)。但是中文水平相对较差。
一般小学生的课程设置如下(以港英体系为例,虽然回归后部分学校依然采用这套体系,但教育理念已经发生转变,课程也有调整):
周一 英语(English)、数学(Maths)、常识(General Knowledge,包括历史、地理等内容)、木工或裁缝或食物设计(以上三选二)
周二 中国语文(Chinese)、中国数学(Chinese Maths)、电脑(Computer)、体育(Physical Education)、音乐(Music)、绘画或手工(以上二选一)
周三 英文作文和阅读(English Composition and Reading)、恒常科目(The Essential Subjects,包括经济、哲学、天文等)、软体设计(Software Design)、兴趣小组(Hobbies,比如航模、机器人等)、校本培训(School-based Training)
周四 日文(Japanese)、法文(French)、德文(German)、西班牙文(Spanish)、选修课(Elective Courses)
周五 无考试日 一般每门功课都有固定的上课时数,但是会因应学生的程度而有所调适。另外每周会有两小时左右的课外活动时间(据我所知内地许多学校每天放学都会留作业,周末也要补课,相比之下香港的学生确实比较轻松)。每周三的下午是学校自由活动的时间(“无课日”)。这一天没有固定课表,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兴趣班或社团。学校的兴趣班涵盖了几乎各个学科,比如有学生喜欢的天文、天文学、数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手工、烹饪、编程等等。
除了学校统一提供的课程外,一些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申请参加学校的“校本培训计划”(School-BasedTraining Scheme)。在这个计划下,学生们可以报名参加由本校老师策划并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课程,内容涉及学术、社交及生活各个方面。这些课程往往由本校教师以及校外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的还邀请家长参与。例如我曾经在学校主持过关于“亲子交流”、“儿童心理”以及“青春期困惑”的课程(家长们也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利用周末来听此类讲座)。 这个课程的设置给了同学们充分的选择空间,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由于各门功课都是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难度的,如果某一门功课某个同学没有学完,下一门就不会开始学,因此不会有同学有跟不上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