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平均成绩怎么算?
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分数决定,当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课时量有着不同的计算比例。平时成绩即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笔记、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情况;有一部分学校还包含课外学科作业、课外科技活动、比赛获奖等情况。另外有一些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将所有的精力投在课堂上,没有课外活动,所以在计算平均成绩时不包含课外活动或竞赛情况。
大学成绩影响因素
1、学生平时出勤率对大学成绩的影响
大学课堂上老师一般采取随时点名的方式,有些老师上课时还会亲自登记每位同学的名字,所以旷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的课,总会存在偶尔的疏忽,老师没有来,或者老师写错了日期,或者有些特殊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偶尔的逃课,再加上后来的努力“弥补”,会不会影响自己大学成绩的平均值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平均成绩是大学阶段的平均成绩,包含所有课程,有高分,也有低分,所以由一些奇奇怪怪的因素引起的某个课程成绩的降低,被别的课程的增高所弥补,结果平均成绩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再者说,即使将那个上课不认真的时刻剔除出去,总的平均成绩提高的不是很多,毕竟都是‘老资格’了,小小的疏忽不会对自己很认真的‘长期战斗’有所影响。
2、学生课外活动对大学成绩的影响
很多大学为了全面培养学生,不仅平时上课有平时考核的成绩,而且在学期末期会有实践活动,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这些活动一般涵盖科学、技术、艺术、人文等方面,例如,美术、唱歌、物理实验、社会调查等。这些课外活动并不会影响期末考试的成绩,所以有些人就不认真对待。当然,他们也有理:“谁让平时不努力,考核不好好考,这就叫自作孽啊……”可是,平均成绩是要把所有的学业成绩以及社会实践等成绩平均起来计算在每个学生的总成绩之中的。于是,那些不认真、不勤奋的学生们,平时不把小事做好自己本分的功课,期末又不认真努力复习考试,就这样被那些认真踏实的学习气氛以及优良的学业成绩拉下了垫背。更离谱的是,有时即使认真努力考试成绩不错的学生,也总被一些不认真甚至在考试之前突击努力的学生拉下几十分。这多少会让人有种“寒心”的感觉:“付出真心真不如人家临时抱佛脚!”
3、学生学习方法对大学成绩的影响
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这个法则:293法则。就是说,在你的学习过程中,90%的学习时间你应该只用花20%的精力。上课的时候,应该重点听20%的重要内容,而剩下的80%的可有可无的内容,你只需要翻阅一下,知道这里大概讲的是什么就可以了。
这样会轻松很多,但是会有很多人做不到。他们都像刻苦学习上,都是拼命三郎。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学习方法,只知道,上课,复习,在做习题——他们的法宝。上课认真听课,下课拼命复习,最后,做大量习题。可是,最后的结局呢?结果却只是,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复习,最后不会做。原因就在于他们上课的时候只认真的听了一般,结果就是懂非懂。课后,因为没有学习方法,来不及复习,最后只能做那些会的人也会做的题目。结果,成绩就那样上上下下,老是提高不高。所以,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还有,上课的地方有限,老师教的知识有限,只能引导大家怎样去学习。所以,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自己的自觉与勤奋。
4、学生考试心态对大学成绩的影响
考试的时候,有一种人,平时上课,学习态度很认真很努力,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作业认真写完还要反复修改,然后,他们考前很努力认真复习,看书,找习题,找人提问,在考前的一个星期,每天都像考试前的一个晚上一样,一直学习,一直学到觉得已经会了,自己可以睡着觉了,才能去睡觉。但是,考试的时候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的学习态度也许没有前面的一种人来得那么认真,听课也许没有前面的一种人听得多,作业也许没有前面的一种人写得再多,考试的时候,也许没有前面的一种人复习得努力,但是,他们照样能在考试中取得还不错的成绩。所以呢,就是告诉大家在考试的时候心态很重要:心态好,也许就能超常发挥;心态不好,也许就会发挥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