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如何分配学院?
每一个到剑桥大学访问或念书的人,都会接触到“学院”(College)这个名词。当然,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接触的学院制。因为剑桥的学院本质上是一个住宿与教学单位,虽然他们也提供其他一些服务,但教学不是学院的主要功能。那么剑桥把每个本科学生分配进学院的意义何在呢?
顾名思义,牛津和剑桥两所学校的一大特色就是“学院制”。学院制是一种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特殊模式。在牛津和剑桥,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院名义上的“家”,在那里他们吃饭、休息、上功课(大学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院里度过)。正因为此,学院在学生的培养和大学的管理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按学科基础组织教学是大学教学组织的一般模式。学生一般在一个系(学部)或学院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但是,按照这种教学模式,每个学生在每个学科都必须修读一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培养出来的人知识面较宽,但是基础不扎实。针对这种情况,剑桥大学采用了“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模式。
剑桥大学的本科教育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称为“普通课程”(general courses),学生在这阶段学习的课程是全校共有的,称为“第一类课程”(First-roundsubjects)。只有修完这一类课程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又称“专修课程”(specializedcourses),学生要按照本人的兴趣和将来的打算选定一部分第一类课程进行学习,这些课程涉及某一专业的若干领域,被称为“专业方向”(specialities)。只有掌握了这些专业方向的知识,才说明你具备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资格。第三阶段叫“博士课程”(DPhil),才是专门的深入研究。
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学生在每一阶段的课程学习和研究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第一阶段的课程是一个专业领域的初步学习,它让你有机会了解许多不同专业的知识,但是又不至于太过深入而难以消化。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课程学习则是面向某一个专业了。
剑桥大学在第一阶段课程的选择上更突出理科课程,学生在此阶段学习较多的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包括许多实验课程。因为只有在第二阶段进入专业方向学习之前,学生才有足够的时间掌握进行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的学习更为专业化,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几个专业领域里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研究方向。第三阶段则进一步深入研究方向,研究题目也更加专门化。
与牛津大学相比,剑桥大学由于“牛剑”之间的关系使它保持了更大的独立性,不象牛津大学那样受到伦敦的政府、企业、银行等的影响。由于这样,剑桥市在公共设施、文化、娱乐、交通等方面的建设都比牛津市落后三四十年的历史。
剑桥的城市文化相对缺乏:城市没有任何雕塑,没有象法国城市那样的许多艺术博物馆。然而,这里却保存着世界上最完整的中世纪城市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