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移民哪个省最多?
明朝中期,山西商人大批移居京师(北京)和河南地区从事工商业。这些商人大多是晋商,他们通过“以商贾周流天下”,实现了财富累积;并通过“联姻”“结社”“占产”等方式,在当地扎下根来,对河南当地经济的繁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晋商的崛起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时社会商业氛围浓厚,重农传统有所缓和,政府允许民间开办银行、放债敛财,这使得商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出现“商而优则士”的现象。同时,由于军屯制度的崩溃以及政府在北方用兵,造成河北、天津一带人口流失,土地荒芜。
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资金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山西商人开始北走京师、南居河南,从事贸易活动,获取巨额利润。比如,太谷籍的山西商人,“以经营盐业起家,随后涉足茶市,逐渐形成晋商中最大的茶商集团”[1]。他们首先将产地南方的茶叶运往京师,再通过京师的官吏、军官等社会关系,将茶叶转手卖到西北地区,赚取高额差价。
除了北上经商外,一部分晋商还南下湖北襄阳等地,从事烟叶和棉花的交易。随着财富的积累,这些商人在当地兴建楼阁、购置田产,成为地方上有势力的富户。如陕西三原县的张氏,因家境殷实,在当地“凡官宦人家有大捐输者,皆与之往还”[2]。 到了清代,晋商势力进一步崛起。他们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活动,在当地形成垄断局面。如在西北地区的马帮贩运业务中就出现了“晋帮独盛,陕帮仅次”的局面,以至于有“宁走山西老丈家,不走西安小女婿”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