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什么样的合适?

苏启睿苏启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个人感觉,首先人品好,其次是能力强而且愿意指导你。 所谓的人品好就不多说了,这个主要看眼缘吧。我觉得作为一个导师,最起码的品性是不能坏的,否则学生跟他也没有共同语言,相处起来也很别扭。

至于能力,当然是指科研的能力啦~如果导师自己有充足的科研思路,且有相当的成功率,那你跟着他做就能学到很多。但是如果没有呢?也不是说没有能力的导师就带不出厉害的学生了——其实大部分导师都是属于“宽进严出”型的,只要你不是太水,一般都能顺利毕业(虽然可能实验做得一塌糊涂)。所以,如果导师有能力而你不一定能学到太多,那还不如选一个学术能力一般但人品好的导师,反正硕士博士也没多少时间让他培养你私德。我个人是觉得学术能力和德行这两者很难得兼,有本事的导师一般都会脾气大点(毕竟带的学生多,能耐不住性子就有学生抱怨了→_→),而且很忙碌,没那么多时间照顾到你个人的生活或者情绪。当然,如果你是富二代或者有皇位要继承,那就另当别论了~( ̄ ̄~)~

然后,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看起来能力很强的导师,那切记千万不要因为仰慕他就无脑盲从。任何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你只有通过跟他交流,并且自己思考他提出的想法/方案,才能学习到真正的本领。跟强不强大没有关系(○’ω’○)

柳泽梁柳泽梁优质答主

一、学术导师

学术导师一般是有一定学术成就、学术声誉和学术能力的专家,能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在学术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他们的责任是:

1、指导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审查论文提纲、计划和成稿,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学生通过科学抽象,提炼观点,总结规律。

2、为研究生的创新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使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这是保证研究生学术创新性的重要途径)、向学生提供学术信息,介绍与学生论文研究相关的学术文献、学术动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调查会和研讨会,以拓宽学术视野与渠道。如有可能,还应指导学生将他们的阶段性或最终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将创新性成果报送有关学术成果评审机构。

3、教授学生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通则,在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严谨的学术论文。

二、职业导师

职业导师一般是在社会上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较深的实践能力的专家。他们的责任主要有:

1、为研究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提供条件或实际指导,介绍学生进入需要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家庭,使他们能直接了解社会、接触实际,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2、教授学生实践调研中可能遇到和需要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实地观察的技巧、访谈的策略、问卷设计的考虑事项、实际调查方案的确定、应用统计的方法等。

3、指导学生在论文研究中尽可能用所学理论阐释实践问题,用实践问题说明所学理论,尽量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演绎倾向,使学生的论文更具有可应用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