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哪与那?

韩崇奎韩崇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新加坡华文”,我念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一个词,叫“华社认同(Chinese Identity)”,这个概念是70年代由一群华人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在新加坡这种外来移民建立的国家里,“华人”的概念应该剔除“原籍土著”的族群意识而更强调“新侨族群”的自我认同,因为后者才是拥有共同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基础。 以“华裔”指代“中国土生土长的华人”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根本就不是华裔,因为他们的祖辈并不是在中国生活过的。 用“华侨”来称呼这些海外移民的后裔也不准确,因为“华侨”一词本来指代的是从广州、福州等华南沿海城市出国的华人,其祖籍地多为福建。

这些学者建议采用一个新的名词来表达他们所研究的这群人的身份——“新加波华文”或者简称“新华文”(The New Chineseness),这个词在学术界流传甚广,被广泛用于研究这一群体的文化和社会行为。 因此当有人问你"你是哪里人啊?”你大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新华人!” 如果你说你是中国人,别人再问“那你们那里话怎么说呀?”你就可以得意洋洋地吐出一个字正腔圆的“华”给他听——这字儿,可不是盖的哟~

申屠蓓萱申屠蓓萱优质答主

我以我的经历谈谈我对中文学得如何,我在小六(初中)时期,在新加坡读了一年半的私校,当时学校是中文授课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转到一所英文公立学校,在那里学两年。在第二年也就是高二时开始学A level的中文课(当时有选择学中国或新加坡语体),一开始学得很痛苦完全不知道中文怎么写、该怎么用词句表达,而且老师教的是普通话而不是日常交流用的华语,所以很难听懂,也听不懂其他同学的对话和课堂讨论(不过这些障碍现在早已不存在了啦)…… 到了高三那年又回到以前的私立学校学中文(虽然我已经不会说汉语了!),那一年过得异常充实且辛苦,除了复习旧知识外还要学习新内容。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那一年里我终于考入了大学,并在那里学了四年的中文。 现在的我虽然已经离开校园几年了但还会经常想起过去那些刻苦的日子还有那些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斗嘴的时光…那段记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