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什么特色舞蹈?
其实,要了解新加坡的舞蹈,得先从这里的华裔人群(也就是华人)说起。 大部分在新加坡的华裔,祖先都是来自广东、福建两省的客家人和闽南人。他们最初是下南洋寻求发展的,而在南洋的发展过程中,他们都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很多习俗。这其中就包括了传统文化艺术,比如舞龙、舞狮、武术、龙舟赛等等。
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传统艺术已经渐渐消亡了。而另一个在华侨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就是,无论祖籍是哪里,到了南洋几乎都会说粤语。这也导致了在新加坡能够用汉语书写的文字大部分都是运用粤语字。甚至新马地区的英文报纸上,报道中国时,也会用粤拼音拼出中国的国名“Zhong Guo”。
所以,尽管大多数人都以为新加坡人的母语是英语,但其实在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名单中,排第一的是马来语,第二才是英语,而第三才是汉语。
因为语言的关系,使得很多来自于中原地区的传统舞蹈无法在新加坡存活。于是,人们发展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狮舞。而狮舞又分为了两大派系,一是起源于广东的醒狮,二是起源于福建的南狮。
当然,除了醒狮和南狮外,还有其他一些民间舞蹈。例如,来自于闽西连城的客家竹竿舞(当地称作“跳扁担”)、源于中国台湾的舞龙灯、来源于中国昆曲的“扇子舞”以及由华人音乐家李斯特根据中国京剧写的《二黄调》等。 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传统艺能渐渐淡出了舞台。如今的新加坡,正全力发展现代艺术。传统艺术虽然保留了一些,但已少有传承者。而在年轻一代中,能够接触并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更是少之又少。